汉武帝时期,豫章郡下辖十八县。其中“南昌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南昌县、新建县以及丰城、进贤大部分地区。
隋文帝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置州,设“洪州总管府”。下辖4县:豫章(“南昌县”改名“豫章”、大约相当于今天南昌、新建、进贤等地)、丰城、建昌(大约相当于今天武宁、永修、修水、靖安、奉新等地)、建成(大约相当于今天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四县全境和樟树市部分)。
唐代时期,南昌地区的建制多次变动,但是,“洪州”的名称一直不变。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洪州总管府”改称“洪州都督府”。仍下辖豫章、丰城、建昌、建成4县。“洪州”隶属于“江南西道”(即今天的“江西”)。
把南昌地区叫作“洪州”,始于隋朝。其原因在于南昌地区的“洪崖先生”和“洪崖丹井”。
上古时代,南昌地区虽然属于蛮荒之地,但是,“洪崖”先生的传说却非常著名。《吕氏春秋·古乐》称其曾为黄帝作律,于是他从大夏之西走到昆仑山脚下,根据凤凰的叫鸣区别了十二律,后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列仙全传》则称其修道成仙,被尊称为“洪崖先生”,并且说在帝尧时期已经有三千岁,汉朝时仍在,尝与仙人卫叔卿在终南山巅下棋遣兴。《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洪崖先生”后来在西山炼丹修道,其炼丹之井被人们称作“丹井”。仙丹炼成之后,“洪崖先生”跨驴从枫树丛中升云而去。
隋文帝杨坚在完成南北统一大业之后,在行政机构方针政策等重大方面进行改革。正因为“洪崖先生”传说得神乎其神,“洪崖先生”先生也就成为上古时期南昌地区的象征和标志,所以,隋文帝杨坚就把原来的“南昌”更名为“洪州”了。公元1362年,朱元璋占领南昌,又更名为“洪都”。
选自《南昌晚报·南昌茶座》作者:黎传绪
编 辑:陈 贺
核 发:王 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