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娱乐网址

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评测:展翅高飞的猫头鹰

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评测:展翅高飞的猫头鹰

拼 命 加 载 中 ...

虽然NVIDIA已经在五月的GTC 2017大会通过Tesla

V100计算卡宣告新一代架构Volta已经正式到来,新的架构、新的工作制程、以及更显时代精神(这年头如果不讲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已经很难让人相信自己来自一家科技公司)的张量计算核心(Tensor

Cores)都让人印象深刻,在CUDA数量、核心面积方面也有明显的拔高,不过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从HPC到消费级产品有很长的一段距离,Pascal架构依然会在消费级显卡市场上继续服役未知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是的,GeForce

GTX 1080 Ti在接下来的未知但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充当最强大的单芯游戏显卡。

从三月底开始,随着GeForce GTX 1080

Ti的开始铺货,我们也以几乎每周一款的速度为大家带来这位卡皇显卡的评测,直到目前。应该说好饭不怕晚,我们终于得以为大家带来华硕的猛禽系列的GTX 1080 Ti

Strix OC的评测,这支系列也从早期的静音专属升级为板、卡两个层面的ROG成员,在技术上代表着华硕的最高板卡制造实力和技术积淀。

外观上,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的外形已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灰色导流罩风格,第一眼并不抓眼球的灰色色调配合不显山不露水的磨砂处理确实很凸显静如止水的定位,边缘部分的镂空可不是毫无目的,而是

描边般的RGB彩灯,将三颗11叶风扇包裹住。

不要轻易被看似低调的外观欺骗,除导流罩正面的RGB彩灯之外,在显卡的正上方还可以看到一块代表着ROG玩家国度身份认证的彩灯,信仰之眼的Logo和Republic

of Gamer的全名通过Arua RGB功能可以带来六种个性化灯效。当玩家将显卡插入机箱之后,这个正对世界的角度带来的视觉冲击非常让人期待。

依然是正上方我们可以看到双8-Pin外接供电接口,加上主板的PCIe插槽一共可以带来75W+150+150=375W的电力输入,相比公版Founders

Edition TDP 250W留出非常多的余量,不过这也是高性能非公显卡的普遍标识之一。

虽然在公版设计上,GTX 1080 Ti Founder

Edition已经去掉传统的DVI接口,仅仅保留HDMI、DisplayPortj接口,但是为保证输出的兼容性,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继续保留DVI接口,并且出于VR友好的考虑,搭载的是HDMI*2、DisplayPort*2接口搭配,两个HDMI接口的方案可以同时向显示器、VR头显提供输出,这也是目前高端显卡的标识之一,高端电竞主机上还会有前置HDMI接口,进一步方便VR头显的使用。需要注意,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看到显卡本身的2.5插槽厚度,三风扇加持的29.8(cm)*13.4(cm)的长宽

也注定和心胸不够宽大的机箱无缘。

再翻到显卡的背面来看看。关于背板,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个重点就是那块占据背板最大面积的ROG Lgo是会跟随Arua

RGB切换不同的灯效的,并且在PCB的末端,也就是视频输出接口的相反方向,有三处非常重要、不能忽视的接口,首先一处是Asus

Sync接口,可以为整个平台的主板、显卡、风扇、灯带带来一致的灯光效果,这也是华硕板卡系列的名片之一。而另外两处这是加强整个平台散热规模的FanConnect

2接口,这里可以与主板上的系统风扇针口连接,当机箱温度过高时可以统一转速,带来更齐心协力的散热表现。

Aura RGB灯效演示:姿态不凡的巨兽

不仅仅是旗舰水平的显卡,事实上对于显卡上RGB灯效的使用已经向下覆盖至GTX 1060、甚至是GTX 1050

Ti一级的显卡。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曾经的第一梯队Features独占高端显卡的时代,主流往上甚至全系列共享“美好的事物”其实可以大大提高玩家的接受程度。

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无论是AMD Radeon阵营显卡,还是NVIDIA

GeForce的绿色军团,华硕的猛禽导流罩设计其实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方案,因此对于RGB灯效的使用其实是一件毫无疑问的事。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其实对于RGB光效使用得很有节制,并没有很简单粗暴的拿出来闪耀全场然后说“你看你看,我有用RGB,没错吧”。而是很考究的只在导流罩的边缘部分和背板Logo位置加入灯效。

散热部分拆解:庞大而复杂的散热矩阵

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的散热规模比较复杂,首先我们来拆解看看。为充分压制大核心GP102带来的热量,我们手中的猛禽从上到下的导流罩、热管+鳍片、强化散热片、PCB和最后的背板组成的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散热体系,我们从上到下来看看。

首先从上到下先来看看在图赏部分,先从风扇开始。最上方的风扇通过IP5X级别的防尘认证,其中的“5”意味着虽然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是灰尘不会对设备有任何影响和伤害。对于环境的更好适应性自然会带来更好的工作表现。

散热器正面

散热器反面

揭下散热器之后的PCB,可以看到强化散热板

Strix猛禽系列从开始就意味着静音,最早从GeForce GTX 700系列就开始支持待机停转技术,到现在这种将天平向噪音倾斜的技术已经非常普及,GTX

1080 Ti Strix OC自然没有抛弃的道理,本卡默认设定的温度是55℃,在设定温度之前保持风扇停转,以带来更好的风扇噪音影响。

另外可以看到为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GTX 1080 Strix

OC使用六根热管,以及华硕颇为骄傲的MaxContact镜面直触技术打磨底座来构成对抗热量的第一道防线。别看从绝对面积上,Strix

OC的GPU底座并不上大,但是打磨光洁的程度确实看上去如同宝剑出鞘,更加平滑的接触面也能进一步强化性能。而在鳍片方面,我们能明显看到GPU一侧的鳍片高度要比另一侧明显高出一头,以尽可能使用更多的散热鳍片。

在散热鳍片与PCB当中必不可少的一层就是为继续加强散热的散热板,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无论是GPU周围的显存部分,还是针对另外一侧的电感、Mosfet部分,在强化散热板上都铺有质地松软的散热膏,可以帮助电子元器件进一步将热量带走。而更加出彩、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在于强化散热板和PCB、散热鳍片一上一下的关系上,大家从侧面图可以看到,由于GPU一侧的散热鳍片更多,高度也更高,因此自然也更加紧密,空间利用较为充分,而另外一侧则留有较多空间,这时华硕在将强化散热板的表面紧贴PCB的同时,利用多出来的空间缝隙,在散热鳍片上额外嫁接更多津贴散热板的鳍片。

最后则是背板部分,大家可以看到表面在较为光滑的同时,并没有像其他品牌的GTX 1080

Ti一样留出很多夸张的镂空,仅仅保留螺丝和一些为铝聚合物电容的散热空间,不过从表面纹理的处理来看还是很有Strix OC系列一贯的纹路。

规格用料:名副其实的卡皇

分析完散热我们接下来进行的是拆解的最后一步:显卡PCB的规格用料,首先来看看整张PCB的概览:10+2相供电足够供给庞大的GP102核心,11颗来自美光的8Gbps显存构成11GB显存,其中缺失的一颗的位置也和公版Founders

Edition一致。

PCB正面概览

10+2相SAP II电感,其中的10相为核心供电,每一相电感桥接一相来自英飞凌的IR 3555M

Mosfet,另外2相显存供电各桥接一相来自仙童半导体的5018SG系列Mosfet,,电容乍看上去像是来自钰邦的产品,但仔细看Logo才发现来自日化最后的PMW主控也是老面孔,来自台湾uPi的uP511P系列产品。

GP102-350-A1核心特写

整整齐齐的10相GPU核心供电

电容品牌难以看出,日化电容的可能性较大

每一相电感桥接一相IR 3555M系列Mosfet

PWM是绝对的老熟人,来自uPi的9511P系列,在GTX 1080、GTX 1070上都使用过

显存来自美光,单颗8Gbps,6ZA77-D9VRL也已经不是第一在GTX 1080 Ti非公上出现

荟萃拾珠:特色应用介绍

在几年前小编曾购买过一张HD 7970,可惜由于预算问题不是顶级的7970 Martix,而是次一级的7970 TOP

DCII,当时随卡附送光碟中的特色软件还是GPU-Tweak的Ver.1.0版本,而现在已经升级至GPU-Tweakl

II,新版本大改之后不仅在界面上更加有游戏气息,功能也更加多样,操作也更加接地气。

华硕的GPU-Tweak II并不限制其他品牌的显卡使用,但是在检测到自家产品之后还是在UI上特别标识出来,以彰显自家的支持。

在几年前小编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蝙蝠侠:开战时刻》当中,卢修斯曾向布鲁斯·韦恩表示从韦恩大厦连接至高谭市各地的轨道列车让前者称为整座城市的核心,而GPU-Tweak

II几乎也可以称作从体验到游戏的一个核心应用。和很多工具软件一样,GPU-Tweak

II的界面也分为控制主页、GPU-Z信息、游戏进阶工具几个标签页。首先在主页信息标签页,我们可以选择简易模式和专家模式,调节的设置是基本的GPU

Clock、电压、风扇转速,以及GPU温度的显示,这里能够为基本的超频带来方便,当然你要是嫌麻烦的话也可以在建议模式下直接选择超频-游戏-静音几个场景,切换预设的主频-风扇方案。

除基本的信息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几个非常重要的进阶游戏功能,比如分屏直播软件XSplit、RGB灯效同步工具Arua,以及温度测试工具Furmark。

性能与超频测试:当真是性能怪兽

出于篇幅所限,这一板块我们不再额外进行游戏性能的测试(请各位移步首发评测),而是聚焦于基准性能厕所,测试建立在3DMark

FireStrike,以及更加进阶的FireStrike Extreme、FireStrike Ultra,同时还通过来自Unigie的Heaven

4.0、Superposition进行测试。测试进行在默认最高频的超频模式(OC Mode)下。

FireStrike图形分:29106

FireStrike Extreme图形分:14459

FireStrike Ultra 图形分:7129

Unigie Heaven 4.0在Extreme模式得分3834

Unigie Superposition 1080P Extreme预设得分5831

在超频方面,大家都知道Pascal架构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能运行在远远超出显卡出厂设定的Base/Boost频率,因此实际上超频空间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大核心而言。

我们首先使用NVIDIA官方的SMI工具查看官方设定的TDP情况,可以看到默认限制是在275W,最多可以上浮至330W,幅度为120%。

不过我们手中的这张GTX

1080 Ti Strix OC看起来体质还不错,相比默频的1595/1389 MHz,我们可以将GPU核心和显存超至1670/1489

MHz实现性能最大化。别看绝对数字不大,但是考虑到Pascal架构本身的空间较小,大核心超频难度更大,因此在GPU频率超至1670MHz之后,再往上拉高显存频率虽然可以通过3DMark测试,但是成绩已经开始降低。

1670/1489MHz,图形分7448分

1670/1520MHz,图形分小幅下降至7442分

幅度还是很可观的,最大GPU Boost频率高达2012 MHz,FireStrike

Ultra显卡图形分最后获得7442分,相比默频提升4.39%,从比率上看依然是比较小的提升,这也是Pascal架构的特征之一。

温度与功耗测试:

最后在温度和功耗方面测试环节,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利用开机之后的若干分钟模拟待机状态,并且利用3DMark Stress

Test压力测试模拟满载场景。首先来看看功耗测试,我们首先利用专业功耗仪精确记录PCIe插槽、8+8Pin供电接口的供电情况并生成日志文件,通过开机之后的五分钟的供电曲线可以测得待机情况下功耗最大值为21.494W。

再来看满载情况,我们通过压力测试可以发现满载场景之下的功耗最大值为344.269W,整体的功耗算中规中矩。

再来看看散热方面的表现,我们使用GPU-Z查看显卡表面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首先还是来看看待机表现,开机十五分钟之后显卡温度从33℃上升至37℃,看上去非常理想。而满载温度方面,经过十五分钟的压力测试,测得GPU温度最高值为77℃。

总结:展翅高分的猫头鹰

作为我们发布GTX 1080 Ti横评之前的最后一篇压轴单品评测,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是以一种节制、稳重而成熟的姿态入场。作为最高端的GPU平台,华硕GTX 1080 Ti Strix OC并没有一股脑的选择堆料,而是用一种更加专注的思路从显卡的周边功能开始着手,比如FanConnect、又比如Aura Sync功能,这些都旨在于提高对于显卡乃至整个平台的体验,而不是简单表现为“哇塞!你看这个灯效多刺眼”,或者“哇塞!你看着身板多厚实”等等以电见面的思路。

再回到产品本身来说,作为GTX 1080,拥有强大的性能总是第一位的,但无论是散热性能,还是超频的空间,亦或是功耗的控制,都非常的稳重,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真的要跳出缺点的话,只能说三风扇的身长以及较为丰硕的身材让显卡本身的兼容性较差,对于中等尺寸的机箱较为不友好。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一辆旗舰级别的显卡,要做到小巧化也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总的来说,6399元售价的已经稳稳地站在GTX 1080 Ti的第一梯队。

← js如何阻止事件冒泡的默认行为 gpp卡贴激活教程 gpplte卡贴激活教程 →

相关推荐